查看原文
其他

决定终身大事时值得参考的经济学原理

俊子飞翔 视角学社 2023-06-22

目前中国的单身人口约2亿,其中约有2000万青年过着独居生活。新一轮的“单身潮”之下,某相亲网站发布的《2017单身职场人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单身男女脱单方式主要有5种:亲朋介绍占31%,比例最高,其次是职场社交占23%、婚恋网站占20%、同学聚会占14%和相亲活动占12%。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中国职场情感现状调查》显示,从职场白领认识异性的渠道来看,有68.73%的人群愿意接受相亲。

不管是亲友介绍的“被相亲”,还是相亲网络平台的速配,如何提高相亲的成功率?在一堆爱情顾问、婚恋猎头、心灵匹配师、婚恋咨询师的背后,不妨听听经济学家怎么说。

问题一:相亲带谁去?

相亲到底带不带好哥们儿和闺蜜?单打独斗还是组团出发?在经济学家看来,这里面还是很有学问的。

新年相亲大战开场,张三精心打扮,准备出门赴约。要不要带上室友一起去帮忙参谋参谋?在下面几个条件下,怎么选择对她最有利?

一、张三美,室友不美;

二、张三不美,室友美;

三、张三和室友都美;

四、张三和室友都不美。

这就是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行为学术界著名的“评估模式”(Evaluation Mode)问题。人们在对一个对象(人或事物)进行判断时,大都可以根据决策情境将评估模式分为两种情况:无比较对象的单独评估(Separate Evaluation)和有比较对象的联合评估(Joint Evaluation)

也就是说,如果带同样未婚的室友陪自己去相亲,那么男方一般都会将自己与室友进行比较,这就是联合评估;而如果不带室友陪自己去相亲,那么男方就没有参考对象对自己进行比较,这就是单独评估。

在芝加哥大学教学和研究行为决策的中国籍教授奚恺元总结了一套奚氏相亲原则,如果张三能理性评判自己的相貌的基础,她应该采取下面的策略。

1)在张三美,室友不美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一起去;

2)在张三不美,室友美的情况下,应该一个人去;

3)在张三和室友都美的情况下,应该一个人去;

4)在张三和室友都不美的情况下,应该一起去。

但是在现实中,一般来说,相亲带闺蜜,感觉就是吃大户或者参观去了。

问题二、网上相亲发信搭讪,一次最多发信几封?

男青年李四线下相亲,见面一次没了下文,就转战相亲网站。每天发信一百封,广泛撒网,等待回信。然而,相亲网站上的女士收到了太多的邮件,干脆谁也不约了,当她们注销的时候,男生也会注销,网站也就只能倒闭。

面对大量的网上约会信息,人为稀缺性会怎样发挥作用?经济学家来支招了,他们提出了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建议,就是限制每个月男生可以给女生发信的次数,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会让男生在给女生发信前更加慎重,而不只是浏览照片这么简单,也会浏览女生的其它个人资料,而女生在看到男生是浏览了自己的资料后才发信,也会感受到被尊重,更愿意接受别人的邀请。“人为稀缺性”挽救了苏格兰的婚恋网站丘比特Cupid。不仅上市,且发起了一系列的并购。这一做法也被很多其他的约会网站采用。

问题三、相亲挑花眼,到底该选谁?

苏格拉底的“最大麦穗”相信很多人早已听过:有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成熟的麦地边。他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但要求只能摘一次,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作为经济人,你要如何选择才是最优策略?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比如1962年沙普利(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另一个经济学家盖尔提出的稳定配对原理,就可以应用在相亲中。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为受到时间等制约,不可能在相亲平台上一直挑选下去。但同时又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无法了解接下来所有可能上台的男嘉宾的情况,因此运用经济学概率学等相关理论,可以大大增加成功率。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吉尔伯特和弗雷德里克-M经过研究,发现一个相亲最优理论。拿《非诚勿扰》来举例:假设平均每个女嘉宾会上台20期,而平均每期有5个相亲对象,也就是说你有100次机会。约翰教授的意思是用100除以自然对数(约为2.71828),也就是37。按照约翰教授的相亲秘籍,对这前37个男人你可以尽逞挑剔之能事,但必须在这37人中挑出最好的一个A先生(同时他也对你感兴趣),假如在接下来的63次机会中,你遇到第一个条件超过A的B先生时,你就立马放下矜持俘获B,这就是你的最优选择。

问题四、怎么相亲效率最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提出过一个新算法,叫延迟接受算法,大大提高了相亲的效率。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沙普利在他的论文里讨论了男女相亲的问题。假设有10个男生和10个女生,怎么搭配才能构建出最稳定的关系,让他们一配对就不愿意分手?他想出了一套算法。这个算法有两个方式可选:要么男生依次向女生表白,要么女生依次向男生表白。

女生表白为例。一开始,每个女生都向这10名男士当中,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表白,而每一位第一轮就被表白的男士,会在选了他的女孩里,挑一个他最喜欢的配对,然后拒绝其他人。之后呢,表白被拒绝的女生,会向自己第二喜欢的男生表白,男生继续挑一个自己最中意的女生,然后拒绝其他人。

这个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皆大欢喜,关系极其稳定。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人都是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进行表白或保留的,这就是说,所有人选择的,都是对我有意思的异性里,我最满意的那一位,每个人利益最大化了,这样当然关系稳定,如果分手就只能找一个更差的对象。当然了,从结果上看,谁主动表白谁就有优势,如果是女生向男生表白,在结果上,女生会更合心意。

经济学家只是做了一个理论推演。在一个自由交易的市场里,人们从事各种交易,最终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每个人都能做对自己利益最大的交易,而不是选择另外的交易。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个时候是经济效率最高的状态,人们获得的利益是最大化的。

2012年,沙普利等经济学家因为对这个算法的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大大提高人类社会经济效率的延迟接受算法,终于获得了学术上的最高认可。

问题五、相亲真的靠谱吗?

经济学家们认为,相亲这种婚恋方式比较靠谱的,至少大大降低了单身男女们通往婚姻之路的成本。比如,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最初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人对有关信息的掌握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便处于不利地位。而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皆是源于信息不对称。相亲正是信息不对称的天然克星。通常来看,一个负责任的介绍人在男女相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往往会帮双方把彼此的真实情况先摸清楚,其中必然包括是否有房、工资情况、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等。

此外,“格雷欣法则”让相亲市场单身男女整体质量趋于均衡。“格雷欣法则”又叫做“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去铸造更多的劣币,进而慢慢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反而会因此越来越多,以至充斥市场。

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对于高富帅或白富美来说,他们的眼光往往较高,参加了几次相亲活动后,会发现相亲市场根本没有入得了自己眼睛的人,于是纷纷离开相亲市场而转战其他方式找另一半。相反,那些择偶条件不好的单身男女,帮着介绍的人也相对较少。由此,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得以应验,结果就是相亲市场的单身男女整体质量不会特别出众,但棋逢对手,反而可能更有助于提高匹配成功率。

尽管相亲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找到各个方面都更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但它的内涵决不仅仅只有利益计算,还有情感、责任和精神的内容。除了经济学家的话,传世之作《人物志》里的一句话也从另一个角度给披上铠甲,抖擞骄傲的相亲青年们提了醒:“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毕竟,财富是会蒸发的,而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作者:俊子飞翔,原载作者博客。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有兴趣的读者可在置顶/关注本号后,扫描以下微信号联系本号工作人员加入成长视角留学家长公益微信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